蘋果反壟斷案敗訴是怎么回事?5月13日晚間消息,據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道,美國最高法院周一經法官投票,以5-4的結果判決蘋果公司在一項關于其App Store的反壟斷案件中敗訴,這意味著iPhone用戶可以就此問題繼續向蘋果提起訴訟。
美國最高法院周一裁定,消費者可以提起反壟斷訴訟,挑戰蘋果公司對iPhone應用程序市場的獨家控制權,這將威脅到這家科技巨頭在軟件銷售收入中數十億美元的份額。
原告代表一群應用程序購買者提起訴訟,稱消費者支付的價格過高,因為蘋果要求所有手機軟件都必須通過公司的應用程序商店銷售和購買。訴訟稱,如果軟件開發商能夠直接銷售應用程序,并繞過蘋果作為中間人,應用程序將會更便宜。
而本次在大法官布雷特·卡瓦諾(Brett Kavanaugh)主導的意見中,否決了蘋果的這一論點。卡瓦諾表示:“蘋果的論點除了讓蘋果避開此項及類似訴訟之外,并無太大意義。”
法院裁定,消費者可以起訴蘋果利用其市場主導地位人為抬高其應用商店的價格,接下來,地方法院還可能要求蘋果削減30%的應用程序銷售傭金,并對蘋果除以數十億美元的罰款。
但蘋果App Store的應用抽成問題,還不是民怨的全部。
“說下架就下架”、“充值費勁”,“護犢子逼走Netflix”等新仇舊恨,一一被翻出。
App Store,蘋果的搖錢樹,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動搖。
于是一夜之間,股價重挫近6%,市值蒸發5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94億,相當于一個特斯拉。
法院駁回了蘋果提出的消費者不能起訴的理由,即設定應用程序價格的是應用程序開發商,而不是蘋果公司。
據悉,這場圍繞蘋果線上應用市場(App Store)的法律拉鋸戰已持續了近10年。若最終敗訴,等待著蘋果的可能是數億美元的罰款。
蘋果尚未對此消息置評。
以上就是對蘋果反壟斷案敗訴的相關報道了,想獲得更多互聯網資訊的內容,請關注聚名網!